變壓器原理
430*430*150
中大件:600*800*1400 底座規格:600*800*750
變壓器原理是把原線圈交流電動勢通過螺旋線圈轉化為副線圈的感應電動勢,通過原線圈的匝數和副線圈的匝數比來控制電壓的增大倍數或縮小倍數,達到變換電壓的目的。
看得見的聲波
430*430*150
中大件:600*800*1400 底座規格:600*800*750
首先通過課題名稱我們不難知道這和我們的物理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也和我們的日常生活難解難分,我 們的生活時時刻刻都不能離開聲波。聲音可以傳遞信息,比如蝙蝠用超聲波可以判斷障礙物、 食物的位置, 科學家于是發明了聲吶,可以探測海洋、魚群。聲音 還可以傳遞能量, 比如用超聲波洗牙、 清理精密零件、 擊碎體內結石。
儀器原理: 這項物理儀器所應用的原理是利用視覺 暫留現象。顧名思義,也就是說眼所見到的物體或圖 形的影像會在視網l膜上保留約 0.1 秒的時間。
科普展品簡而言之就是展示科學、普及科學知識的產品。科普展品具有科學性與生動性,能把科學知識生動化、形象化的展示出來。用以普及科學知識為目的。
科普展品是科學知識的展示,正因為如此,科普展品定將成為科普教育乃至素質教育的一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現今社會素質教育已經走上了教育的正規化日程,兒童科普展品,在這樣一個大環境下,社區科技館科普展品,科普教育也突顯出其重要性。科技館、科教館出現在各種小學、中學校園內,成為學校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而這些科技館正是由各種科普展品所組成。科普展品成為科技館組成中的主要元素。
同時,從本質上說,科學普及是一種社會教育。作為社會教育它既不同于學校教育,也不同于職業教育,其基本特點是:社會性、群眾性和持續性。科學普及的特點表明,科普工作必須運用社會化、群眾化和經常化的科普方式,充分利用現代社會的多種流通渠道和信息傳播媒體,不失時機地廣泛滲透到各種社會活動之中,才能形成規模宏大、富有生機、社會化的大科普。而科普展品的存在即是科學普及的一個直觀、生動形象的體現。
穿墻而過
一:科學原理(見產品面板)
這個原理其實就是利用了光的偏振原理,科普展品,當你上下轉動偏振光筒時,感覺小球在穿“墻”而過
穿墻而過:觀注左右傾斜圓筒,可以發現圓筒中的小球可以從‘擋板’中穿過,其實這是給人們的視覺錯誤;圓筒筒壁上貼著一種新型材料,看起來就像‘擋板’一樣,其實并沒有真的擋板存在,所有小球可以輕松穿過。
展示新型材料給人們造成的視覺錯覺。
觀眾左右傾斜圓筒,看看小球是否穿過擋板。
二:技術參數:
1:外形尺寸430*430*540
2:無電源
三:操作程序:
1;上下轉動偏振光桶;
2:觀察鋼球在光桶中的運動
四:管理維護說明
1:產品要求恢復正常形態;
2:檢查產品固定程度是否牢固;
3:保持產品清潔;
4:產品存放在室內通風,干燥,平整處